《数据库系统开发与设计》
 课程标准
 
  
   
    | 课程名称: | 数据库系统开发与设计 | 
   
    | 所属院系部: | 信息工程系 | 
   
    | 合作企业: | 潍坊洞察软件有限公司 | 
   
    | 制定人: | 冯娜 | 
   
    | 合作人: | 时强 韩淑芹 | 
   
    | 制定时间: | 2015年9月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开发与设计 | 
  
   | 课程代码:1070040 | 学分:6 | 学时:108 | 
  
   | 授课时间:第三学期 | 授课对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 
  
   |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 
  
   |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静态网站开发》 | 后续课程:《JAVA程序设计》、《动态网站开发》 |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数据库管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结合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能力,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之B/S,C/S应用程序开发数据库课程的基础。在学本课程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等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是《JAVA程序设计》、《动态网站开发》。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搭建“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的工作任务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安排上采取“教师提出任务、教师操纵讲解示范、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总结归纳”四个步骤,在学生训练上按照“全方位”素质培养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采取个人模仿学习、小组互助学习、开放学习、自主创新四个阶段,学生除了要完成规定的项目制作外,必须自主选择并独立设计制作一个项目,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互助学习能力和开放学习能力。
四、课程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
本课程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不但可以掌握数据库基本原理,而且还能掌握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管理方法,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库应用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开发实用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提供必要的基础,同时也为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能力目标
1. 能进行数据库系统的安装与维护。
2. 能在应用程序开发中设计数据库结构。
3. 会借助SQL Server数据库内置的各种工具,进行SQL语句编写与调试。
4. 能通过建立索引、约束等实现数据库完整性。
5. 能编写与调用触发器、存储过程处理复杂数据。
6. 能在高级语言中连接、查询、更新数据库。
7. 能够进行数据备份与恢复操作
知识目标
1.  掌握数据库的安装及配置;
2.  掌握数据库的创建及数据表的创建;
3.  掌握数据库的查询操作;
4. 掌握数据库的视图;
5.  掌握数据库的存储过程;
6.  掌握数据库的简单编程。
素质目标 
1.  培养学生按时守信的诚实作风;
2.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敬业精神;
3. 培养学生沟通协作的团队意识;
4.  培养学生知识获取和应用的自主学习能力;
5.  培养学生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
6.  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7. 具有较强的网页设计创意思维,艺术设计素质。
五、课程内容
课程结构描述
 
  
   | 序号 | 学习模块名称 | 知识要求 | 素质要求 | 能力要求 | 课时 | 
  
   | 1 | 初识数据库系统 | 基本概念和术语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模型及其分类 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 | 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 1.理解数据库中基本数据类型 2.获取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 | 4 | 
  
   | 2 | 构造学生选课系统 | 关系数据库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的规则 关系数据模式的规范化理论 范式及无损分解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能绘制E-R图并建立项目中所需的主要基本表; 2.能进行学生选课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8 | 
  
   | 3 | 初识SQL Server | SQL Server 2005的简介 SQL Server 2005安装  SQL Server 2005的服务器组件与使用 | 培养学生知识获取和应用的自主学习能力 | 初步认识创建和操纵数据库的系统软件SQL Server 2005。 | 4 | 
  
   | 4 | 创建和管理学生选课系统数据库 | SQL Server 2005系统数据库 文件和文件组的概念 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管理数据库信息 | 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 能够在在计算机系统中定义和创建数据库。 | 8 | 
  
   | 5 | 查询选课信息和维护选课信息 | 创建表及数据的输入 数据的查询、更新、删除 视图的应用 | 具有一定的团队意识 | 能完成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对象和数据的各项处理工作,学习SQL Server 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技术和方法。 数据库系统的实施和使用 | 26 | 
  
   | 6 | 学生选课系统的高级应用 | 存储过程 触发器 索引 数据完整性的实现 | 具有一定的团队意识 | 1. 理解存储过程、触发器和用户定义函数的作用 2. 会使用模板建立存储过程、触发器和用户定义函数 3.会使用存储过程进行数据库的复杂数据操作 | 18 | 
  
   | 7 | 学生选课系统数据的安全管理 | SQL Server安全机制 创建和管理安全账户 管理数据库用户和角色 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 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 通过完成创建和管理安全账户、创建数据库用户和角色,认识SQL Server 安全机制;通过并发现象控制处理和数据备份与恢复操作,学习系统故障排除策略和方法。 | 4 | 
  
   | 合计 | 72 | 
 
课程内容描述
学习模块1
 
  
   | 学习模块 | 初识数据库系统 | 
  
   | 教学目标 | 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及关系数据库的特点 | 
  
   | 教学内容 | 基本概念和术语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模型及其分类 、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 | 
 
学习模块2
 
  
   | 学习模块 | 构造学生选课系统 | 
  
   | 教学目标 | 理解关系型 数据库模型、理解E-R图在数据库设计中的作用、理解数据库的设计原则、能绘制E-R图并建立项目中所需的主要基本表、理解数据库中基本数据类型 | 
  
   | 教学内容 | 关系数据库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的规则、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学习模块3
 
  
   | 学习模块 | 初识SQL Server | 
  
   | 教学目标 | 初步认识创建和操纵数据库的系统软件SQL Server 2005 | 
  
   | 教学内容 | SQL Server 2005的简介、SQL Server 2005安装、SQL Server 2005的服务器组件与使用 | 
 
学习模块4
 
  
   | 学习模块 | 创建和管理学生选课系统数据库 | 
  
   | 教学目标 | 在计算机系统中定义和创建数据库 | 
  
   | 教学内容 | SQL Server 2005系统数据库、文件和文件组的概念 、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管理数据库信息 | 
 
学习模块5
 
  
   | 学习模块 | 查询选课信息和维护选课信息 | 
  
   | 教学目标 | 能完成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对象和数据的各项处理工作,学习SQL Server 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技术和方法 | 
  
   | 教学内容 | 创建表 、数据的输入、查询、更新、删除 、视图的应用 | 
 
学习模块6
 
  
   | 学习模块 | 学生选课系统的高级应用 | 
  
   | 教学目标 | 理解存储过程、触发器和用户定义函数的作用、会使用模板建立存储过程、触发器和用户定义函数、会使用存储过程进行数据库的复杂数据操作 | 
  
   | 教学内容 | 学习存储过程 、触发器 、索引 、数据完整性的实现 | 
 
学习模块7
 
  
   | 学习模块 | 学生选课系统数据的安全管理 | 
  
   | 教学目标 | 通过完成创建和管理安全账户、创建数据库用户和角色,认识SQL Server 安全机制;通过并发现象控制处理和数据备份与恢复操作,学习系统故障排除策略和方法 | 
  
   | 教学内容 | SQL Server安全机制 、创建和管理安全账户 、管理数据库用户和角色 、事务与锁机制 、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 
 
六、课程实施建议
(一)推荐教材
周奇主编,《SQL Server2005数据库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二)参考教材
Ø 《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设计与系统管理》 李劲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Ø 《SQL Server2005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实例》 戴志诚等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Ø 《SQL Server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案例训练教程》魏茂林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三)推荐的在线学习资源
Ø (书源网)
(四)教师素质要求:
Ø 要求承担本专业教学任务的老师要熟悉和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整个课程体系;
Ø 熟悉计算机网页设计员操作流程与规范,并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Ø 要求老师了解整个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前后关系;
Ø 要求老师了解课程体系中后续课程对前驱课程中内容的需求;
Ø 要求老师了解各岗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Ø 要求老师之间要进行相互交流,加强沟通,构成本专业的教学团队。
(五)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Ø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建议理实一体化教学。这就对专业实训室有更高的要求:
Ø 配置服务器,用来存放教师提供的素材以及所有学生上机完成的作业内容。
Ø 配置教师机,供教师示范操作使用。
Ø 必须实现全部计算机联网并按照多媒体教学广播软件,教师可将示范的内容通过广播软件显示在学生机的屏幕上,使用投影仪会影响后排学生的观看效果,并且造价太大。
Ø 必须提供学生自由上机的时间,软件开发需要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提 供一个学习的环境。
(六)课程考核
将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变为“平时成绩”+“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把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列为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平时成绩占20%,过程性考核(40%),终结性评价(40%),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过程化的考核,真正突出了“能力为本”的要求,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效果明显提高。
此外,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鼓励学生报考相关的职业认证,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SQL Server)认证。同时将职业资格认证与课程成绩考核挂钩,若学生在学习期间考取相关职业资格或职业能力认证,学生可申请免考。